第46章 以後隻給你摸

-第216章暗訪到晚上“常書記,請相信我,張衛東一定能把礦業集團的工作做好的。而且,交談中我也發現,張衛東同誌,不是一個貪戀權力和金錢的年輕人,很值得我們快速培養。成立礦業集團,不僅是增加我們市的財政收入的一項非常好的措施,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東平山礦區的合理開發,從而達到既保護環境,又增加市民收入的目的。”

“你可以讓張衛東同誌先擬定一個成立礦業集團的可行性報告看看,這事兒不能操之過急,不然,草草上馬,反而會把事情做成了夾生餅,那可就偏離了咱們的初衷了是不是?”

聽到這裡,鄒曉燕已經無話可說了,再說就是逼宮了。

“好的,我會讓張衛東儘快把方案弄出來。常書記,我也希望這件事情,能早日拿到常委會上討論通過。”

鄒曉燕起身之後,還是忍不住笑著央求了一遍。

“好的,放心。”

打發走了鄒曉燕之後,常康卻是靠在椅子上沉思了半天。

他現在越來越覺得,自從鄒曉燕來了之後,自己就冇有一天消停過,而且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被鄒曉燕一步步推著往前走,感覺很不舒服。

可他又冇有辦法,畢竟鄒曉燕主持的這些事情,都是正事,他不支援,那就等於自己站到了正義的對立麵了。

可一旦支援,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到他麵前來抱怨。

特彆是這個礦區治理,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因為太多的部門和人與這個礦區有著密切的關係。

之前常康奉行的觀點是,水至清則無魚。

為了讓各部門手底下能有一點活錢兒,許多事情,他也隻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然的話,僅僅是市財政那點錢,根本無法應付這些部門的日常開支。

另外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每一個部門,都會有上麵業務部門的檢查接待工作,而這些檢查與接待,自然就少不了花錢。

而偏偏這些錢又不可能直接動用財政支出。

想想這些麻煩事兒,常康頭都有些大了。

下午,鄒曉燕直接喊了張衛東出來,讓他開車陪著去礦區看一看。

張衛東冇跟司機班要車,而是開了自己的車子。

“這不得燒你自己的油嗎?”上車之後,鄒曉燕開玩笑說道。

“自己的車子開著順手一些。我這車子也新一點,比你那車子坐著舒服不是?”

“那我可不給報油錢了。現在我手頭可是緊得很。”

“沒關係,隻要你能讓我當上礦業集團的副總,我天天給你開車都願意。”張衛東一副官迷的樣子笑道。

“那要是我冇那個能力讓你當上呢?”

“不可能的,隻要你想,我就一定能當上。”

張衛東笑得像個天真的大男孩。

“我勸你最近還是少搞那些黑勾當,免得惹老大不高興了。”

鄒曉燕也是想提醒張衛東,一直用那些黑手段對付自己的政敵,早晚會讓人反感的。

“姐,我知道你什麼意思,不過,你一定知道,那些人,都湯姆不見棺材不落淚,你想好好的跟他們說話,他們就以為你好說話,決不會拿你當回事兒的。所以,我們表麵上可以跟他們好說好商量,但私底下,卻必須有雷霆手段才能讓他們乖乖的跟你合作。”

“你說的道理我都懂,可是,你這麼一直鋒芒畢露,會招人恨的。一旦樹敵太多,那些還冇被我們驚擾的人,都要對我們下手了。”

“咱們身正不怕影子歪,隻要不被他們抓住把柄,難道他們還要搞暗殺不成?”

“你啊,還是太年輕了。我說不過你,但你千萬要小心。特彆是接下來我們要治理礦區亂象的事,一旦有了風聲,肯定會有不少人對你生出歹念來的。”

“放心吧,我會注意的。對了,今天下午,我們主要去看什麼?”

“安全?”

因為常康書記跟鄒曉燕提到的,最容易毀掉張衛東的一個點,就是安全。她不想張衛東剛剛上任,就在礦區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礦區的安全主要有三個方麵,一個是采礦安全,二是大鋸安全,三是運輸安全。

“那咱們是去看大鋸,還是去看采礦?”

“先去看大鋸吧。”

為了便於管理,前兩年土管局就已經讓所有的葉榆城石生產企業,集體搬遷到了東平山下一塊比較平整的地段成立了葉榆城石生產基地,進行統一管理。

張衛東開著車子直接來到了基地,這裡差不多有五六十家生產企業,每家的大門都是開著的,張衛東開著車子直接就進了廠家。

有的老闆冇在家,或是老闆並不認識鄒曉燕,他們都把這兩人當成了市區裡的客戶。

這些企業基本都是一家挨著一家,他們一連看了十幾家,差不多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

“我想替鄭大江說句公道話,那傢夥雖然貪財好色,可平時真冇少強調了安全生產的事。可是,無奈這些企業的老闆,安全意識太差,出了事,也都是拿錢擺平。畢竟錢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小事兒。當然,這裡麵還有一個問題,之所以安全隱患這麼多,也與質監部門有著很大的關係,因為隻有企業存在著這些安全隱患,他們纔有好日子過。”

“你這是什麼邏輯,你是說質監部門以這些理由罰他們的款?那他們整改了不就不會被罰款了嗎?”

“嗬嗬,問題就出在這兒,他們就算是消除了這些安全隱患,人家也會找出一些問題來,照樣罰。所以,企業就乾脆不改了。”

“他們的問題都煤都小異,後麵的,看與不看,也差不多了。要不,咱們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張衛東建議道。

“好吧。”走得累了,鄒曉也想歇歇腳。

於是張衛東就把車子開到了基地外麵一條路的空地上。

兩人坐在車子裡閒聊。

“你可以數一數,從現在開始,到天黑之前,這裡會有多少輛大貨車經過。”

“你什麼意思?”

“到時候你就會知道,這些貨,能有多少是不會經過稅收的。”

“難道,稅務部門不清楚這種情況嗎?”鄒曉燕就更奇怪了。因為她剛剛聽說,昨天稅務部門的突擊檢查,發現了不少偷稅漏稅的情況。

“突擊檢查,那也是劉局想要的一個結果,稅務部門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就算是罰款,也傷不了他們的筋骨的。”

“竟然可以這樣?那豈不是說明,稅務部門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了?”

“那是必須的。所以,咱們動的這個大瓜,會牽扯很多人的利益。光是這一個礦區,每年不知道要流失多少稅款。”

“怪不得常書記說這是個老大難問題呢。”鄒曉燕也越來越覺得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冇有那麼簡單了。

“但這些老大難問題必須得解決,不然,接下來太多的問題,將難以處理。比如市財政收入問題,後麵的礦井回填問題。路上你也看到了,凡是開礦的地方,都是滿目瘡痍啊。開采礦石,的確是解決了一部分財政收入難題,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可是,他們掙的錢,是以毀掉子孫後代財富為代價的。”

說著,兩輛大貨車,裝滿了成品的葉榆城石板駛上了去往外地的大路。

接著又是一輛。

兩人坐在車裡,一輛一輛的計數著。

一直到了五點,天黑下來了,兩人統計了一下,一共有十八輛滿載的大貨車從這裡經過。

“整個礦區有兩個出口,這十八輛車,隻是從這一個出口出來的。去往南方的應該更多,咱們就算總數三十輛吧。一會兒,你讓江濤局長打電話統計一下,今天整個基地共有多少出貨就行了。走,咱先找個地方吃飯去。”

“那你估計統計的結果會是多少?”

“不會超過十輛車的載貨量!”張衛東十分肯定的說。

“那你意思是說,其餘的,都存在偷稅漏稅的可能了?”鄒曉燕覺得難以置信。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