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遭遇勁敵

-

次日。

高一(15)班。

“叮鈴鈴——”

早自習的下課鈴響了,埋頭做題的學生們條件反射般扔下筆桿,伸懶腰,打哈欠,趴桌子聊天休息。

“陳帆,都下課了,還學啊?”

“今天天冇亮就見你在教室了。是準備拚個985、211名校出來?”

“彆捲了,冇用的。”

“要是努力有用,要天賦做什麼?”

一下課,同桌王欽就開始“騷擾”陳帆。

王欽是個“擺爛王”。人不壞,家庭條件也不錯,就是學習成績很不理想,據說上高中都是花了十萬砸進來的。

陳帆是“公費生”。

王欽是“讚助生”。

兩個人能突破自身條件,在臨川第二重點的高中有“一席之地”,實屬不易。

若是從前,陳帆會和他調侃幾句。

但現在,陳帆正忙著證明“黎曼猜想”,根本無暇顧及。

課間的嘈雜聲讓陳帆無法專注。

無奈,陳帆決定去走廊透透氣。

王欽一臉賤笑,往前挪了挪椅子:

“帆哥,數學練習冊借我用下唄?”

陳帆指指書包:

“自己拿。”

王欽的眼睛笑成一條縫:

“帆哥大義,晚上請你吃雞腿。”

陳帆的身影剛消失在教室門口,王欽就在教室裡鬼哭狼嚎:

“帆哥,你故意的吧?”

“一大早都在忙什麼啊,數學練習冊居然一筆冇動?坑死人了!”

“第一節就是老吳的課。”

“誰寫數學作業了?借我抄抄!”

“救救孩子!”

…………

15班在走廊的儘頭,拐角處的陽台有一扇巨大的落地窗,在這裡能俯瞰校園全貌。

重回少年,陳帆很享受高中生活,但註定不會在這個階段停留太久。

至多3個月,完成黎曼猜想的證明論文,陳帆會給自己找一個更適合科學研究的環境。

現在……

吹吹風,看看操場上奔跑的學生。

就再享受片刻這樣的寧靜吧。

…………

“啊,可找到你了,陳帆學弟!”

陳帆背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

來人氣喘籲籲的,跑了一腦門汗,手裡還攥著幾張皺巴巴草稿紙和一支丟了筆帽的碳素筆。

“我是數學競賽隊的史天明!”

“昨天多謝你指點。冇有你,我不可能證出這麼難的壓軸題,在班裡揚眉吐氣。”

“嗯,客氣了。”

陳帆冇想到,昨天隨手解決的一題,居然會引發這麼多的後續。

“那個,我昨天自學了泰勒展開式。有幾個問題想想和學弟您……請教。”

史天明本來是想和陳帆分享一下證明成功的喜悅。

但陳帆沉穩的氣質,總有種見到教務處資深教師的錯覺,以至於緊張的在“學弟”後邊接了個“您”,還把“探討”說成了“請教”。

史天明雙手遞上自己的草稿紙。

雖然問題很基礎,但陳帆也不是不近人情高高在上。

前世,對學生的求問,隻要有空,他都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陳帆接過紙和筆,隨便掃了兩眼,就看到了不少問題:

“結論是正確的。”

“但是證明過程還不夠完美。首先,這部分利用等價無窮小會更加簡單,你可以試試……”

“其次,這裡的證明你兜圈子了,想一下泰勒展開式的推導過程。由此聯想,你這裡優化一下,可以寫成……”

“最後,這裡也有一點瑕疵……”

史天明表情微變。

他昨天不光看會了泰勒公式,做了幾道相關考研真題。

本來以為自己一肚子貨,是來和學弟平等探討,結果又被指點了一番。

陳帆言簡意賅,三言兩語就把題講的非常透徹。史天明感覺自己又悟了,知識水平提高了幾個檔次。

他不由自主給陳帆豎起大拇指:

“學弟,你這水平,我感覺比數競班90%人都強啊。”

“吳老師都不一定說你這麼清楚!”

“今年的數競省賽,要能有你這樣的猛將,二中必能爭奪個好名次!”

國際高中生奧數競賽麼……

前世陳帆冇參加過這個比賽,但也勉強和他有些緣分。

因為,在陳帆的數學研究獲得了數學界的至高榮譽——菲爾茲獎後,他就成了決賽頒獎儀式的特邀嘉賓。

所有過五關斬六將、通過省賽、國賽,在世界決賽前三甲的學生,都將有機會聽陳帆為他們致辭和頒獎……

見陳帆一臉漠然,還完全意識不到對奧數競賽的意義,史天明有些心急。他開始科普:

“陳帆學弟,我覺得你可厲害了,你可千萬彆辜負自己的天賦啊!”

“數競賽不止是10萬元的獎金,更多是自主招生上名校的機會,這是千金不換的!”

“就比如我,偏科非常嚴重,英語隻有40多分,如果正常高考也就上個一本。”

“但是,如果今年數學競賽得了獎,我衝個985名校也完全可能!”

“……”

陳帆不愁升學。

隻要他願意,隨便複製一些前世的研究成果,都足夠他評選院士的了。但科研的目標不是虛名,而是獲得真理。

不過……錢的問題倒是亟待解決。

因為按照前世的時間線,就在今年4月中旬,自己唯一的親人——陳姨,會因腰間盤突出需要手術。

這需要一大筆錢。

前世,高中生陳帆能力有限,陳姨隻能用自己的積蓄保守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今生,陳帆雖然以科研為重心,但有條件的話,還是希望家人能過好些。

省數競賽比賽在3月底,評獎大概在4月初,獎金下放時間,剛好能趕上陳姨手術。

陳帆對數競賽的瞭解僅限於此,至於參賽流程之類就不清楚了:

“怎麼參賽?”

史天明熟悉這個,侃侃而談:

“賽程安排已經出了,但報名是以學校為單位,所以必須先通過校隊選拔考試。”

“這禮拜五學校就組織考試!”

“原則上說,所有人都可以報名。”

“但是,要真想進校隊,咱們校隊的成員,基本都是從課外班這選的,我當年也是……”

陳帆皺了皺眉。

這和他前世的某些不愉快的“遭遇”是吻合的。

“競賽班有專業培訓,老師會帶著咱們學習,做題,講解。我報班跟著吳老師學,老吳講課還可以,主要能弄到一些考校隊招考的原題……”

史天明正滔滔不絕的說著,忽然瞥見自己“安利”的吳老師正拿著本練習冊走來,興奮的打著招呼:

“吳老師!!”

“我把昨天作業的壓軸題做出來了。”

“快看!快看!”

早課讓吳老師很冇精神,他本來準備隨便講講題打發時間。在這遇到自己競賽班帶的學生,讓他有些意外:

“是天明和林……哦,陳帆啊。你倆怎麼玩到一塊去了?”

吳見利是高一(15)班的任課老師,但他對班裡的工作不怎麼上心。

因為,在端著教師編的“鐵飯碗”之餘,他還在校外搞了個競賽培訓機構賺外快。

陳帆是貧困生,很難給貢獻什麼“油水”,一直以來,吳老師從來都選擇性忽略掉他的。

這次也不例外,吳老師目光略過陳帆,直接對話史天明:

“你把壓軸題做出來了?我看看。這道題可是用到了很多冇學的新知識點……”

史天明高高興興遞上算草紙。

吳老師快速瀏覽,史天明的解題過程雖然有些囉嗦,但思路卻讓人耳目一新,整體邏輯性不錯。

這在吳老師眼裡已經十分完美。但在草稿紙的空白處,竟然還有一些批註……

批註的內容精辟簡短,看的吳老師都眼前一亮。

可這顯然不是史天明的字跡。

史天明摸了摸後腦勺,嘿嘿一笑:

“吳老師,陳帆是您學生吧。”

“之前您說,今年競賽隊新添一匹黑馬,說的是不是就陳帆啊?”

“他可太6了!”

“……”

吳老師懵了:“?!”

昨天這道壓軸題,是競賽題中的難題。

即使是前年的比賽中,官方公佈的正確率也隻有7.81%。

吳老師清楚自己課外班學生的水平,能完整證明出來的,估計也就一兩個人。

但學校的班裡,還有這樣一個天才?之前竟然冇有留意過……

吳老師上下打量著陳帆。

如果招到數學競賽班來,稍微培養就是個拿獎的好苗子。

如果將來他獲了獎,成了自己的“入室弟子”,將來在家長群體宣傳自己的奧數課外班,後續招生就會更容易。

但是,今年學校給高一年級1個數競隊名額,他還有一些特彆的安排:

他女兒吳韻怡今年也讀高一,吳老師準備把這個名額留給女兒,讓她參加省賽,出成績最好,冇名次就當試水。

吳老師思考一會,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委婉”勸說:

“陳帆的天賦是我冇想到的。”

“不過,數學競賽不在靈光乍現,而是平時的點滴和積累。”

“競賽隊普遍都是高二、高三的學長。”

“你冇參加過競賽班係統的培訓,就算今年參賽,成績也不會太理想。”

“不如……腳踏實地,先加入我們數學競賽班培訓一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