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修行伊始

日始,顧長庚與先生在院中對坐。

經過昨天的藥浴,顧長庚明顯感覺到身體有所變化,體內殘存的藥力滋養著經脈,皮膚都看似光潤了些。

“長庚,你可知修行是為了什麼?”

“先生說過,武道於人,其首要在於強健體魄。”

先生點頭認可:“嗯,然而這隻是凡人的武道。

“修行有境界之分,自下而上分彆是天樞境、天璿境、天璣境、天權境、玉衡境、開陽境和瑤光境。

“九成以上的凡人都處於天樞、天璿和天璣三個境界,這三個境界也合稱體泉境,是為鍛體境界。

因此說,凡人的武道在於強健體魄。

“而其上的天權、玉衡和開陽三個境界,則合稱靈泉境。

修行者於丹田處開辟靈泉後,可晉入天權境。

修行者到了靈泉境,方可稱為修士,脫離凡人的範疇,擁有數倍於凡人的壽元。”

“先生,何謂靈泉?”

“顧名思義,就是靈力之泉。

開辟靈泉,可以理解為在人體丹田處開通一個‘泉眼’,使靈力在人體內有一個出處,從而將靈力儲存在丹田之中,不再散出體外。

丹田內儲存靈力的空間,就稱為靈泉。”

“我明白了,體泉境則是將人體視為一處儲存靈力的空間,使靈力在體內流通,所以稱為體泉境。”

“不錯,可以這麼理解。

即便是不曾修習功法的凡人,也無時無刻不在吸收著靈氣。

隻是根據體魄的強弱,人體吸收靈氣的量亦有分彆。

且因為凡人體內無處安放靈氣,最終靈氣也會流失體外,如此往複。

“凡人武道,在舉動間吸收靈氣,而後發乎全身,在這個過程中,靈氣流通並滋養人體經脈,進而起到強健體魄的作用。”

顧長庚注意到了先生表達的不同,提出疑問道:“靈氣與靈力有何區彆?”

“靈氣,存乎天地之間,為萬物所共享。

而靈力,則是修行者通過修煉,將天地靈氣內化為己用的產物,根據修習功法的不同,提煉得到靈力所具備的屬性和特質也有所不同。

但靈氣與靈力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原來如此。”

顧長庚頷首。

解答了顧長庚的疑惑,先生接著先前的內容說道:“靈泉境之上的瑤光境,則稱為神泉境。

到此境界,修士可在頭腦處開辟神泉,滋壯精神。

“如此你便可知曉,修行,便是修行者窮儘手段完善自身的過程,其最終是為求得長生。”

“長生?

那豈不是成了仙人?”

“仙人?”

“我……我聽說仙人就是長生不老的。”

“嗯。”

顧長庚不知道的是,此時先生所疑惑的並非“仙人”是什麼,而是他如何得知“仙人”之名。

凡間界南部之所以被稱為大荒之地,是因為這裡靈氣匱乏,鮮少生養靈物,故而修行者罕至。

莫說是所謂的“仙人”,就是靈泉境修士也不多見,這裡的凡人大都隻知道一般的武道而己。

“他在這裡應該不會從彆人口中聽聞‘仙人’一詞纔對,難道是記憶恢複了?”

先生思索道,隨後搖頭:“不可能的,封印可是它親手施加的。”

回到眼前,先生將先前放在身旁的三本書拿起,遞給顧長庚:“長庚,這三本書你收好。

修煉一事,你就遵照這本《長生功》進行,如有疑惑,可以尋我。

至於另外兩本,你且看便知。”

顧長庚取過書。

被先生稱為《長生功》的一本,其實名為《修煉基本法門》,而另外兩本分彆為《百族全鑒》和《靈物圖錄》。

“長庚謹遵先生教誨。”

……回到房中,顧長庚便開始翻閱《長生功》。

他首先學著書上圖畫中的姿勢閉目打坐,靜氣凝神,感受流動的靈氣。

“這周遭都有並流動著的微弱能量,就是靈氣了吧。”

顧長庚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竅門,不但能夠感受到天地靈氣,還能夠感受到在他體內流通的靈氣。

然而,現在他體內流通的靈氣,隻是“盲目”地出入人體。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條大河,靈氣便是從各支流彙入這大河之中,而後又從各處流出,鮮少有從源頭一首流至儘處的。

如此,靈氣鍛體的效果便微乎其微。

據《長生功》所述,修行者可以隨著氣息,憑意動來運氣。

顧長庚當下便試了試,卻是不得要領,不論是“氣息”,還是所謂“意動”。

如此過了一個時辰,顧長庚多次嘗試都無果後,隻好先放下此事。

“先前,先生除了讓我修習長生功,還為我安排了有助鍛體的事務,儘早完成才行。”

先生今天安排的內容是讓顧長庚到潯村北的大河——澹水河挑回十擔水。

這路程可是不近,須知先生的居所位於潯村南最偏遠的一角,距離澹水河有數裡之遙。

澹水河的方向,也是村口的方向,潯村便是靠著澹水河生養的。

顧長庚以往經常和陳虎等人一同到村口嬉耍,但因為從小體弱,且先生院中有村裡人專為先生挖的一口井,卻是不曾去挑過水。

在體魄方麵,顧長庚冇有絲毫信心可言,但他並不畏難,也無疑慮,既然先生要他做,自然是為他考慮好了的。

於是,顧長庚挑起擔子,掛上兩個木桶就出了院去。

此時己過了辰時,到了村裡人在外耕作的時候了。

“麻雀,今兒個怎麼挑起水了,可是先生家的井枯了?”

“陳叔早。”

顧長庚搖頭道:“不是的,是先生看我體弱,令我強健體魄,我纔要去挑水的。”

“也是啊,你這孩子,身子骨太差了,是該多做做活兒,那你趕快去吧。”

過了午時,顧長庚己挑回五擔水,而後再從家中出發,挑著擔子就到了烏有學堂聽先生講學。

待到申時先生的講學結束,又再去挑水。

到了晚上,顧長庚才終於將十擔水都挑了回來,雖說途中灑了不知多少水,也不知因為體力難以支撐而耽擱了多少時間,卻總算是完成了。

晚飯過後,顧長庚站在院中,單手提著一桶水平舉著,另一隻手翻看著《長生功》,嘴裡唸唸有詞,待舉累了,就換過一隻手舉。

先生在房中,透過窗戶看著院中的顧長庚,輕聲歎道:“它隻要你享受這場遊戲,但我希望你能夠喜歡這個世界。”

從這一天起,顧長庚早晨修習《長生功》,而後去完成先生安排的各類鍛體事務,期間仍然去烏有學堂聽先生講學,到了晚上又再修習功法 ,或是翻看其他兩本書。

除此之外,每隔三日,先生會為他準備一次藥浴。

日子便如此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