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去給你報仇

-

(今天嚐試爆發一下,急求月票救援!)

荒野沉寂的夜,蟲鳴啾啾,葉君生並不急著馬上下山,那樣反會露了形跡,容易被人發現。卻自顧尋一處隱蔽的裂道,稍稍清理一下,盤坐在裏麵,平心靜氣,靜靜傾聽周圍的動向。

他聽到了風吹鬆濤的韻調、聽到了獸吼山林的叫聲、聽到了昆蟲起伏有致的鳴唱……

諸多本來不怎麽在意的聲音,此刻匯流成河地進入耳朵裏,就像整一片山脈都是活著的。

活著的山脈!

葉君生若有所思,心境慢慢平緩下來,最後感覺竟如同一麵鏡子,不生半點波瀾。

這是一種空靈之感。

已頗久不曾出現過了。

如今葉君生重拾心境,卻在這麽一個有些慌亂而且迷惘的夜晚出現,倒是令人意外。

不知過了多久,渾然忘我,天地皆寂,隻剩下自己心跳的聲音,他才慢慢睜開眼睛——

“發了,老爺,我們發了!”

豬妖的聲音突然冒出來,喜不自禁。

葉君生一皺眉,分出意念喝道:“夯貨,不得聒噪……都拿到了些什麽寶貝呢?”

意外進入到空靈的心境,收穫不小。接下來也該開始清點這一趟所收穫的戰利品,且看看都有些什麽,當即馭使魂神進入天地玄黃頑石印世界內。舉目一看,不禁曬然——

隻見到豬妖身穿一件熠熠發光的細鱗寶甲,裹住身嬌肉貴的身軀,正很人性化地坐著,兩隻前肢也不知用甚手段,居然將有生老祖的分心求魔拂塵掌握住,時不時刷一刷,隻可惜這般動作與它的豬頭形象大相徑庭,毫無仙風道骨,隻會令人覺得滑稽可笑。

這麽快就裝備上了,夯貨動作果然快速。

葉君生問:“夯貨,都有什麽?”

豬妖當即井井有條地敘說起來,將從有生老祖身上扒落的東西一清二楚地道出:中品法器“玄武軟鱗甲”一副;上品法器分心求魔拂塵一柄;奇門法器三合刀一套;養神丹二十九粒——本來有三十五粒的,不過豬妖想嚐嚐鮮,直接扔了六粒進嘴巴裏,它倒如實稟告。另外還有一粒珍貴異常的“乾元陰陽丹。”食之能脫胎換骨,屬於極好的打根基丹藥。

至於其他方麵,有《千千陰魂絲》修煉法門一份;有《陰煞遁光》修煉法門一份;有《長生養屍術》一份;還有一份《萬神幡》的修煉法門……

葉君生將這些法門一看,頓時惻然:鬼修魔宗,果然都是修魔之道,基本都與生魂靈魄有關,手段非常,不講善惡。隻要合適的,就施展出各類手段來殺人掠取,化為己用。

隻不過平頭百姓,等閒生魂作用不大,入不得魔宗法眼,倒少了許多殺傷;而但凡符合的,都是很特殊的存在,比如說特定生辰的生人,童男童女之類。如此,纔有價值。

清點之後,雖然收穫頗豐,但葉君生能用上的東西卻少之又少。

“老爺,這裏還有一麵和上次一樣的鎮屍精魂片。”

此時豬妖又拿出一件物品來,卻是一枚巴掌大小的圓片。

葉君生這才欣喜,拿過來。如無意外,這枚鎮屍精魂片裏頭肯定也有不少被煉化的生魂,可以再度利用《永字八劍》的祭文去度化之,即可吸收裏麵的民心民意力量。

而如今有生老祖已死,等若幫生魂們報仇雪恨,還了心願,心境再無阻滯,相信吸收之後,效果更佳。

不過眼下環境非常,不利於行事,且等明天出去,進城後再作打算。

“夯貨,這諸多修煉法門都是鬼修之法,並不適合你我,隻得這一份《千千陰魂絲》,可以采取天地陰煞之氣來練,倒不算傷天害理,你喜歡的話就修煉吧。至於其他,一概束之高閣,不得妄煉。”

《千千陰魂絲》,可采取天地人三才極度陰煞之氣來煉化,如果修煉大成,所煉出的絲線無形有質,無色無味,纔算登峰造極,施展開來,別人很難察覺,最是陰狠手段。

對於老爺的話,豬妖點頭答應:“俺老豬蒙受牛哥傳授道門正法,自不能修煉鬼修之法,但聽老爺吩咐。”

葉君生念頭一動,天地玄黃頑石印陣法轉動,開辟出一個單獨的空間來,將剩餘不適宜的修煉法門全部攝取進去,重又關閉。

法器之類,葉君生做順水人情,一概不要,全部留給豬妖使用。豬妖歡喜得直打滾,尤其穿在身上的這件寶甲,最是得意。其中烙印著五重禁製,如果能完全破開的話,甚至能使出一個《馭風遁》的陣勢,開動起來,奔跑時幾乎腳不沾地,快速如風。

隻是破解禁製的手段,夯貨甚為拮據,還得仰仗葉君生出手才行。好歹自家老爺境界都高一層,又有破解法器的經驗。

好人做到底,葉君生自不會推卻——這段時日以來豬妖跟隨自己,忠心耿耿,可謂出生入死,功勞不淺,自然該獎賞之,否則不免讓它寒心。況且葉君生有了天地玄黃頑石印,對於等閒法器早不怎麽看上眼了。

得了法器,豬妖就堅決不要丹藥,而不管是養神丹還是乾元陰陽丹,對於它都無甚大用,就是解饞的。而那枚乾元陰陽丹,豬妖建議給小老爺,也就是葉君眉服用。

對此建議,葉君生自無異議。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昇天。”雖然俗,但總不能自己悶聲得好處,丟下妹妹不知深淺。

修道不外乎人情,更何況葉君生所修的是賢道,更講究率性而行,乃是真正的人間之道。

將一眾戰利品清點完畢,就算了結此事。豬妖躺在豬窩裏開始把玩搗弄到手的法器,而葉君生則退出去,魂神歸殼,依然平靜地打坐。

漫漫長夜,不用睡眠,等第二天清晨睜開眼睛,就見到有露珠沾衣,輕輕一抖,掉落在地,融歸天地之間,隻在地麵上留一點濕潤的痕跡。

天亮了,外界動靜估計已消弭。

葉君生先是謹慎地傾聽一番,入耳皆是鳥鳴獸叫,並無人聲——這一夜過得不白費,即使冇有刻意地運轉劍意,五官觸感都有一個長足的進步,能看得更遠,聽得更深。

前身書呆子,裹足書房之中,不分晝夜,用眼過度,其實已有些近視。幸好後來葉君生修煉《永字八劍》,慢慢改善體質,這才消除了不少身體上的隱疾。

修道一途,不管甚道,最後都是求長生逍遙,若果耳聾眼花的,身體基礎孱弱不堪,又有何用?

改變,首先從身體開始,一向都是不折不扣的道理。身體基礎不行,血氣低迷,哪怕開竅,陰神都不好施展出來。

確定無礙之後,葉君生這才走出來,開始下山,到了平緩之處,從空間中攝取回原來的書生裝,套換回來,背起書筪,翩然又是一名風塵仆仆的遊學學子的模樣了。

轉過數條路徑,漸漸到了坡地上,隻要再行得兩裏地,就可轉上官道,從而進入重門府了。

突然,他腳步一緩,卻是見到路頭上停著一輛華麗的馬車,拉車的是兩匹高頭駿馬,通體毛色上佳,很是神駿。

光是看這馬,就知道馬車的主人很有來頭。

然而葉君生之所以停住,卻是因為看見那鐵塔般的車伕為熟人——那一晚在鴨知灣,泛舟通江時,對方特意來問他有關書帖“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的出處。

當時葉君生吟誦原作《臨江仙》,這纔有後麵一連串的事情發生。他心知肚明,鐵塔大漢隻是一位下人而已,藏在他身後的,也就是善於彈琴者,纔是真正的權貴人物。

後來葉君生也曾打聽過此人物身份,但都不得而知,冇有人能告訴他,隻好罷了。

“葉公子,你怎會在此?”

大漢一眼看見他,有些驚訝。

葉君生忙道:“小生出外遊學,路經此地。”

大漢哦了聲,不再言語。

葉君生也不好答話,拱一拱手,繼續走自己的路。但走出百餘米外時,身後馬蹄聲疾,聽到大漢叫道:“葉公子請留步。”

葉君生有些訝然回頭。

“葉公子,我家主人想問你一句話。”大漢一勒韁繩,頃刻間把駿馬喝住,隨後跳下來,身高凜然,光是這份居高臨下的氣勢,便能給人一種逼迫感。

這一下葉君生真是感到奇怪了,作揖道:“甚話?”

大漢颯爽一笑:“我家主人說,如果現在邀請葉公子到京師,不知你是否願意一同前往?”

葉君生微微一怔:雖然這話不是那人親口說出來的,但其中所蘊含的意義大不尋常,已是一根真正的橄欖枝,而且還是無數人趨之若鶩的那一種……

想了想,他抱拳道:“明年鄉試之後,小生自會進京。現在,隻得多謝你家主人的美意了。”

大漢有些尋味地打量他一眼,哈哈一笑:“既然如此,那在下預祝葉公子今科金榜題名,騎馬遊城了。”

“多謝!”

大漢翻身上車,一聲吆喝,駕馭馬車騰騰而去。

葉君生站立在路上,目送馬車離開,思緒起伏,不由怔怔有些出神。

-